郝钧拿着手机,给林思成和王齐志看了一眼。
两人齐齐的摇头。
爷爷(林长青)想要,哪需要掏钱?
正转念间,又是“叮咚”的几声:
郝总,二十二万,但能不能先看一眼……这是荣宝斋的一位老客户。
老郝,二十三万……这是关兴民。
郝教授,二十五万,你帮我先留着……这是北大资源文物鉴定学院西京分院(非统招类独立学院,类似MBA)的一位学生。
郝秘书长,二十八万,行的话就把卡号发过来……这是收藏协会的一位收藏家。
又叮咚一声:你****的卡转帐收入,300000.00……然后才是短信,就两个字:我要!
倒不是客人话少,而是客户是藏族,用汉语拼音打字太费劲,所以惜字如金。
郝钧把手机又往前一递,林思成和王齐志都惊了一下:三十万?
哪怕这樽梅品完好无损,价格也就六十万左右,补的再好也是残器,能卖三成就差不多了。
但短信发出去不过五分钟,就飙到了林思成预想的三倍,甚至东西具体长什么样都没见着,就把钱都打了过来?
可见郝钧的号召力,以及人品的坚挺程?
林思成一锤定音:“就这位吧!”
人虽没见过,却交易了好几次:那樽金刚亥母佛像,以及他带郝钧淘的那盘念珠,郝钧都卖给了这位客人。
“好!”郝钧点头,又群发回复信息,还没忘了报一下价:抱歉,东西已经出了,三十万……
顿然,手机一静。随后,又进来一条短信。
就一个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