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点钟,林思成准时到学校,师生俩还抽空吃了了碗胡辣汤。
九点差十分到的市鉴,关兴民带着两位科长,早早的等在楼下。
两人刚下车,关兴民就快步迎了上来:“王教授,辛苦辛苦!”
王齐志半开玩笑:“关主任,上次我可没咋辛苦,辛苦的是林思成!”
闻弦歌而知雅意,关兴民立马保证:“王书记你绝对放心,该谁的功劳,绝对跑不掉,领导全记着呢!”
说着,还给林思成递了个放心的眼神。
说笑间,一行人进了楼。
王齐志向来雷厉风行,能早干一秒,绝不拖晚一秒。拒绝了关兴民“先到会客室喝杯茶”的建议,直抵鉴证室,进门就换白大褂。
林思成打下手,依旧是科长和之前的那位女警记录,关兴民陪同。
所有的物证全摆在长案上,大小二十多件。随意一瞄,“噌”的一下,师生二人的四只眼睛骤然一亮:
长案中间,立着一樽约半米高,通体绿幽幽,长的像酒缸一样的物件。
“酒缸”的顶部,还站着一只老虎。
谁也没出声,两人齐齐的一迈脚,走了过去。
先是看,后是摸,然后再敲,甚至合力抱了起来,看了看底。
然后,师生二人眼对着眼,默不作声。
竟然是……真的?
长见识了:竟然能在这儿看到国宝?
这东西至少也是汉或以前,如果出土于墓葬,墓主至少也是一方诸侯。比如满城汉墓,刘备的祖先中山靖王刘胜的墓中,就出土过一模一样的一件。
关键的是,从春秋到汉,类似的器物拢共也就出土了二十来件。无一例外,全部无氧保存。所谓在博物馆陈列的,全是仿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