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智能交通发展如火如荼 各省市积极推进

发布时间:2014-04-09       分享到:

        日益严重的交通问题是城镇化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难题。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智能交通市场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而据不完全统计,自今年3月以来,各地智能交通相关项目的总数已经突破了500个。我国智能交通发展目前面临怎样的环境和挑战?结合近日多地实践和专家观点分析指出,我国智能交通已从探索进入到实际开发和应用阶段,其网络属性和对信息通信技术的需求将更加强烈。

多省市积极推进智能交通建设

        浙江省、山东省青岛市、江西省南昌市等省市本周密集推出智能交通建设投资计划。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交通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有望引爆新一轮的采购高潮。

        据统计,2003-2011年中国在交通运输业的财政支出8年增长了26倍,年均复合增长率超50%.其中在智能交通系统上的投资额从2006年的182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481亿元,到2015年预计达1500亿元。仅以高速公路为例,目前"智慧高速"初步实现了高速公路部分运行数据采集、GIS信息服务展示、协同指挥调度、部分信息资源共享、公众出行服务等5大功能。

        有资料显示,目前国内致力于智能交通行业的企业约有2000多家,主要集中在道路监控、高速公路收费、3S(GPS、GIS、RS)和系统集成环节,其中约有500家企业在从事监控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高速公路收费系统是中国非常有特色的智能交通领域,国内约有200多家企业从事相关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智能交通进入实际开发应用阶段

        随着北京等地车辆出行限号政策的推出,包括潮汐车道这种更加灵活的车辆行驶方式的出现,对道路监控系统的功能需求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2012年中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规模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包含智能公交、电子警察、交通信号控制、卡口、交通视频监控、出租车信息服务管理、城市客运枢纽信息化、GPS与警用系统、交通信息采集与发布和交通指挥类平台10个细分行业的项目数量达到4527项;市场规模达到159.9亿元,同比增长21.7%.目前,国内从事智能交通行业的企业约有2000多家,主要集中在道路监控、高速公路收费、3S(GPS、GIS、RS)和系统集成环节。

        当前我国公路总里程已经达到424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到9.62万公里,机动车保有量近2.5亿辆。"十一五"期间,我国轨道交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运营网络规模持续扩大,整体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到去年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8万公里,居世界第二,高速运营里程达9356公里,居世界第一,全国铁路客运量达到18.93亿人,居世界第一。城市的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已达2064公里,全国17个城市有70条线路投入运营。在"十二五"期间,还将建设将近4000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从信息化的角度来讲,轨道交通基本上形成了体系化的信息系统。在此过程中,各种交通形式的基础建设和载运装备得到快速发展,整体运输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各种交通形式的关键生产和服务基本实现信息化,生产和服务效率得到很大提高。智能交通理念已经被普遍接受,在部分地区和城市的交通管理、效能提升和运输服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尽管我国交通建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近10年来,城市交通不是越来越畅通而是越来越拥堵。这不仅仅是大城市的问题,而且已经发展到中等城市,特别是100万人口以上的100多个城市。而且各种交通形式间缺乏有效的协作,地区间运网运能分布极不平衡。效率低下、条块分割、服务松散、防护薄弱、通信体制融合,是当前智能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问题同样也是机遇,正是因为这样的状况,智能交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交通状况、基础设施、交通设备、交通服务状况的感知能力不断加强,特别在射频、微波、红外等技术手段领域,使我们对交通的理解越来越丰富;服务手段不断丰富,未来在人们能接触到的所有信息化终端上都将能找到与交通相关的信息;纵横协同水平不断提升,随着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多种交通方式归拢到新的交通运输部管理,相互之间在政策、机制层面协调的难度要小得多。

智能交通未来投资热点分析

        通过对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十二五规划》、交通部《道路交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等多项政策的解读以及对行业细分领域的分析,预计以下几个方向将是未来的投资热点。

●交警综合管理平台

        十一五以来,智能交通基础建设达到一定规模,为智能交通结构优化、网络衔接和管理一体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自2011年底起公安部开始着手"全国联网、数据共享"的工作,如今已经完成全国各级平台数据的联网,对省、市、县各级交通数据的管理要求提高,由此将带动不同平台融合、信息传递、标准统一等多方面的发展。对于拥有"智能交通综合管理平台"优势的企业,以"违法数据外挂"等系统帮助县、市交通管理部门提高业绩,将是占据市场的契机。

●智能公交系统

        随着经济的发展,百姓对小汽车的需求暴增,国家也将汽车产业作为重点行业发展。伴随着汽车产业对国家经济的拉动以及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带来了一系列矛盾:机动车数量高速增加与城市道路增长落后的矛盾以及"小汽车优先"与通行能量低的矛盾。

        在这样的形势下,国家相关部门出台政策加强公共交通建设。2012年10月底,交通运输部公布了第一批15个"公交都市"创建城市名单,要求5年左右时间达到"公交都市示范城市"目标,市民出行明显快速化,城市交通拥堵明显缓解。在政策引导下,相关城市加快了智能公交的规划和建设,道路优先权也在朝公共交通倾斜,以武汉为例:2012年底出台了《武汉"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建设行动方案》,目标到2013年底,市民出行明显快速化,城市交通拥堵明显缓解,公交占全部出行方式(不含步行)的比例达到40%以上,智能公交迎来发展良机。BRT、公交专用道非法占道抓拍、公交车辆乘客人数统计、便民公交出行APP软件等方向将成为市场热点。

●行人闯红灯系统

        从去年底起,"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受到社会热议,交通执法部门也开始对行人闯红灯违法行为加强管理。自今年3月起,南京、无锡、北京等多地已经采取交警现场执法方式,劝阻、处罚闯红灯的行人,但是效果并不理想,许多行人不听劝告,在没有交警执法的地方依然我行我素,如同国外对中国的评价一样,"中国还是道路交通的新手,也许他们还不太适应".交警的人力有限,不可能覆盖所有过街路口,这样通过人力监督、监管的方式必定不能长久。因此通过电子系统记录、处罚行人违章拥有了社会需求,包含行人检测、劝导、处罚,甚至与个人信用系统相挂钩的管理系统,将成为智能交通行业一个新的业务增长点。

●车路协同系统

        去年新闻联播报道了应急车辆在行驶中无车辆避让、应急车道被占,导致消防车、救护车无法及时达到救援地,严重妨碍了社会救援的现象,在社会中也引起强烈反响,交通执法部门必将对此加强监督和管理,车路协同技术成为最合适的手段。

        智能车路协同系统是通过采用先进的无线通信和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可以全方位实施车车、车路动态实时信息交互,扩展交通信息的时空范围,丰富其获取手段,能够大范围开展车辆主动安全控制和道路协同控制。作为下一代智能交通技术,智能车路协同系统将实现时空交通信息的采集和融合,完成汽车安全控制从自主模式向协同模式的转变。这种基于车车、车路信息交互建立人、车、路一体的车路协同系统,对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实现交通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基于北斗技术的各交通管理应用系统

        基于我国北斗卫星系统的逐渐完善及长远国家安全的考虑,北斗逐步取代GPS,广泛"民用"已经成为趋势。国家也正通过各项政策扶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目前交通部在九个省市试点推广,要求今年1月1号以后新上牌的"两客一危"重载普货等车辆必须加装北斗双模定位终端,即北斗/GPS双模定位终端;同时,通过一些优惠措施鼓励农村客运班线加装北斗的终端。基于北斗技术的车辆导航、车辆管控、公众出行信息服务、警务应用等系统必将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

●关于智能交通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它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ITS可以有效地利用现有交通设施、减少交通负荷和环境污染、保证交通安全、提高运输效率,因而,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


点击获取更多服务 在线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智能交通发展如火如荼 各省市积极推进

发布时间:2014-04-09       分享到:

        日益严重的交通问题是城镇化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难题。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智能交通市场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而据不完全统计,自今年3月以来,各地智能交通相关项目的总数已经突破了500个。我国智能交通发展目前面临怎样的环境和挑战?结合近日多地实践和专家观点分析指出,我国智能交通已从探索进入到实际开发和应用阶段,其网络属性和对信息通信技术的需求将更加强烈。

多省市积极推进智能交通建设

        浙江省、山东省青岛市、江西省南昌市等省市本周密集推出智能交通建设投资计划。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交通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有望引爆新一轮的采购高潮。

        据统计,2003-2011年中国在交通运输业的财政支出8年增长了26倍,年均复合增长率超50%.其中在智能交通系统上的投资额从2006年的182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481亿元,到2015年预计达1500亿元。仅以高速公路为例,目前"智慧高速"初步实现了高速公路部分运行数据采集、GIS信息服务展示、协同指挥调度、部分信息资源共享、公众出行服务等5大功能。

        有资料显示,目前国内致力于智能交通行业的企业约有2000多家,主要集中在道路监控、高速公路收费、3S(GPS、GIS、RS)和系统集成环节,其中约有500家企业在从事监控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高速公路收费系统是中国非常有特色的智能交通领域,国内约有200多家企业从事相关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智能交通进入实际开发应用阶段

        随着北京等地车辆出行限号政策的推出,包括潮汐车道这种更加灵活的车辆行驶方式的出现,对道路监控系统的功能需求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2012年中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规模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包含智能公交、电子警察、交通信号控制、卡口、交通视频监控、出租车信息服务管理、城市客运枢纽信息化、GPS与警用系统、交通信息采集与发布和交通指挥类平台10个细分行业的项目数量达到4527项;市场规模达到159.9亿元,同比增长21.7%.目前,国内从事智能交通行业的企业约有2000多家,主要集中在道路监控、高速公路收费、3S(GPS、GIS、RS)和系统集成环节。

        当前我国公路总里程已经达到424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到9.62万公里,机动车保有量近2.5亿辆。"十一五"期间,我国轨道交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运营网络规模持续扩大,整体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到去年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8万公里,居世界第二,高速运营里程达9356公里,居世界第一,全国铁路客运量达到18.93亿人,居世界第一。城市的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已达2064公里,全国17个城市有70条线路投入运营。在"十二五"期间,还将建设将近4000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从信息化的角度来讲,轨道交通基本上形成了体系化的信息系统。在此过程中,各种交通形式的基础建设和载运装备得到快速发展,整体运输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各种交通形式的关键生产和服务基本实现信息化,生产和服务效率得到很大提高。智能交通理念已经被普遍接受,在部分地区和城市的交通管理、效能提升和运输服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尽管我国交通建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近10年来,城市交通不是越来越畅通而是越来越拥堵。这不仅仅是大城市的问题,而且已经发展到中等城市,特别是100万人口以上的100多个城市。而且各种交通形式间缺乏有效的协作,地区间运网运能分布极不平衡。效率低下、条块分割、服务松散、防护薄弱、通信体制融合,是当前智能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问题同样也是机遇,正是因为这样的状况,智能交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交通状况、基础设施、交通设备、交通服务状况的感知能力不断加强,特别在射频、微波、红外等技术手段领域,使我们对交通的理解越来越丰富;服务手段不断丰富,未来在人们能接触到的所有信息化终端上都将能找到与交通相关的信息;纵横协同水平不断提升,随着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多种交通方式归拢到新的交通运输部管理,相互之间在政策、机制层面协调的难度要小得多。

智能交通未来投资热点分析

        通过对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十二五规划》、交通部《道路交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等多项政策的解读以及对行业细分领域的分析,预计以下几个方向将是未来的投资热点。

●交警综合管理平台

        十一五以来,智能交通基础建设达到一定规模,为智能交通结构优化、网络衔接和管理一体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自2011年底起公安部开始着手"全国联网、数据共享"的工作,如今已经完成全国各级平台数据的联网,对省、市、县各级交通数据的管理要求提高,由此将带动不同平台融合、信息传递、标准统一等多方面的发展。对于拥有"智能交通综合管理平台"优势的企业,以"违法数据外挂"等系统帮助县、市交通管理部门提高业绩,将是占据市场的契机。

●智能公交系统

        随着经济的发展,百姓对小汽车的需求暴增,国家也将汽车产业作为重点行业发展。伴随着汽车产业对国家经济的拉动以及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带来了一系列矛盾:机动车数量高速增加与城市道路增长落后的矛盾以及"小汽车优先"与通行能量低的矛盾。

        在这样的形势下,国家相关部门出台政策加强公共交通建设。2012年10月底,交通运输部公布了第一批15个"公交都市"创建城市名单,要求5年左右时间达到"公交都市示范城市"目标,市民出行明显快速化,城市交通拥堵明显缓解。在政策引导下,相关城市加快了智能公交的规划和建设,道路优先权也在朝公共交通倾斜,以武汉为例:2012年底出台了《武汉"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建设行动方案》,目标到2013年底,市民出行明显快速化,城市交通拥堵明显缓解,公交占全部出行方式(不含步行)的比例达到40%以上,智能公交迎来发展良机。BRT、公交专用道非法占道抓拍、公交车辆乘客人数统计、便民公交出行APP软件等方向将成为市场热点。

●行人闯红灯系统

        从去年底起,"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受到社会热议,交通执法部门也开始对行人闯红灯违法行为加强管理。自今年3月起,南京、无锡、北京等多地已经采取交警现场执法方式,劝阻、处罚闯红灯的行人,但是效果并不理想,许多行人不听劝告,在没有交警执法的地方依然我行我素,如同国外对中国的评价一样,"中国还是道路交通的新手,也许他们还不太适应".交警的人力有限,不可能覆盖所有过街路口,这样通过人力监督、监管的方式必定不能长久。因此通过电子系统记录、处罚行人违章拥有了社会需求,包含行人检测、劝导、处罚,甚至与个人信用系统相挂钩的管理系统,将成为智能交通行业一个新的业务增长点。

●车路协同系统

        去年新闻联播报道了应急车辆在行驶中无车辆避让、应急车道被占,导致消防车、救护车无法及时达到救援地,严重妨碍了社会救援的现象,在社会中也引起强烈反响,交通执法部门必将对此加强监督和管理,车路协同技术成为最合适的手段。

        智能车路协同系统是通过采用先进的无线通信和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可以全方位实施车车、车路动态实时信息交互,扩展交通信息的时空范围,丰富其获取手段,能够大范围开展车辆主动安全控制和道路协同控制。作为下一代智能交通技术,智能车路协同系统将实现时空交通信息的采集和融合,完成汽车安全控制从自主模式向协同模式的转变。这种基于车车、车路信息交互建立人、车、路一体的车路协同系统,对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实现交通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基于北斗技术的各交通管理应用系统

        基于我国北斗卫星系统的逐渐完善及长远国家安全的考虑,北斗逐步取代GPS,广泛"民用"已经成为趋势。国家也正通过各项政策扶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目前交通部在九个省市试点推广,要求今年1月1号以后新上牌的"两客一危"重载普货等车辆必须加装北斗双模定位终端,即北斗/GPS双模定位终端;同时,通过一些优惠措施鼓励农村客运班线加装北斗的终端。基于北斗技术的车辆导航、车辆管控、公众出行信息服务、警务应用等系统必将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

●关于智能交通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它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ITS可以有效地利用现有交通设施、减少交通负荷和环境污染、保证交通安全、提高运输效率,因而,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


QQ咨询 电话联系 在线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