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第二批交通强国试点省市工作方案中智慧交通任务的盘点

发布时间:2020-12-24       分享到:

11月底以来,交通运输部陆续公开第二批交通强国试点单位的“试点方案”,第二批14个省市的“试点方案”全部公开,包括天津、山西、内蒙古、吉林、上海、安徽、福建、江西、广东、四川、云南、陕西、宁波、厦门。

试点工作任务中,智慧出行、TOCC、旅游交通大数据平台、智慧高速/车路协同出现频率较高,而四好农村路出现频次明显降低,其他比较有特色的任务包括区域交通一体化、枢纽辐射能力、隧道交通安全防控、多式联运、信用监管、基础设施智能化、综合交通非现场执法等。

TOCC与交通数据中心

上海

加大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在交通基础设施和装备中的应用力度,推动智慧道路、智慧港口、智慧机场等建设。开发新一代智能交通综合管理平台,探索城市综合交通协同管控技术。

天津

建立交通运输信息资源交换共享与开放应用平台。打造天津交通运输行业统一数据资源平台、交通运输行业数据共享枢纽、数据资源应用中心、综合交通数据分析服务系统。通过1—2年时间,建成交通运输信息资源交换共享与开放应用平台,信息系统清理整合、信息资源共享交换、数据质量管控水平大幅提升。建成综合交通数据分析服务系统和货车运输服务平台,内部管理和外部协作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基本满足企业或司机“只用一个程序”和“最多跑一次”。

安徽

完善优化省级交通运输数据中心,整合基础设施、运输装备等数据资源,构建新型智慧交通大数据云平台。三~五年内,在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交通运输信息资源交换共享等方面形成实施方案、标准指南等政策成果。并完成全领域感知、跨行业关联、大数据研判、立体式共享的智慧交通“数据大脑”建设。

江西

推动赣州交通综合信息监测与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加强应急公共事件管理和处置、交通工程安全监管应用。探索建设交通运输综合环境监测网,推动市域重点场站、路段河道沿线视频监控全面覆盖,实现路域气象环境等综合状态环境信息全面感知。

云南

打造铁、公、水、航、邮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运行协调和应急指挥体系,提升运行监测、协调指挥和应急调度能力。推进交通信息化平台建设。夯实数据采集基础,整合现有信息化数据,建设昆明市交通数据中心、行业监管业务平台、重要对象实时监测预警平台、决策分析支持平台与主指挥中心场所。加强交通数据资源整合。加大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提升行业信息化水平。推进与市级数据交互平台、省级数据中心接口对接,推动跨部门数据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深化交通数据创新应用。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加强面向行业监管、监测预警、指挥调度、决策分析、信息服务的数据应用。建设行业监管辅助系统,提升业务处理数字化水平。

通过1—2年时间,昆明市综合交通运行智能化水平有效提高。通过3—5年时间,在综合交通大数据共享管理、综合交通运输监测指标体系、公众出行信息发布等方面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并形成相关研究成果。基本建成昆明市“人、车、路”协调运行综合交通智能化体系,城市交通系统整体运行效率不断提高,民众出行服务满意度普遍增强。

广东

在城市交通智能化定位识别、分析研判、辅助决策等方面实现突破,有效支持交通疏运组织监测、管理、调度、指挥一体化等综合决策,建成道路交通安全信息即时交互与诱导管控系统平台、桥梁防撞预警视频监控系统。

车路协同、智能驾驶

天津

打造面向群体智能的交通物理环境、智慧交通生产生活应用场景、智能网联群体管控大脑。

1—2年内,在部分路段、交叉口等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初步建成智能交通物理环境,实现交通设施互联互通和群网群控。完成车联网应用管理云平台研发,基本实现与交通管理、出行服务、高精度定位服务、高精度地图服务、车联网运维等平台互通和数据共享,交通场景赋能效果显著,交通环境更趋高效、便捷。在部分场景率先完成无人递送、无人巴士、共享出行等交通生产生活场景应用。

通过3—5年时间,在部分场景基本建成“人-车-路-云”高度协同体系,完成交通智能网联群体管控大脑构建,在智慧网联场景应用、运营管理、商业模式方面积累丰富数据,取得典型经验,并形成指南、标准等政策成果。

山西

建设车路协同测试路段。推动五台至盂县智能网联货车高速公路测试区域、阳泉市城市道路测试区域建设。在测试区域建设5G通信网、多源数据融合的边云协同平台、智能运控系统、多元感知物联网、基础设施数字孪生系统等。构建车路协同数据标注支撑体系。依托阳泉云计算中心二期工程,构建车路协同数据标注支撑体系。开展智能网联货车复杂环境感知、新型电子电气架构、车辆平台线控等技术研发。构建智能网联货车决策控制平台,设计适合重载货运道路状况的L4级以上智能网联汽车计算基础平台架构,搭建智能网联货车场景数据库。建立配套基础设施和通信技术体系。研发重载公路路域信息智能感知、融合以及车路交互技术。建立面向自动驾驶重卡的智能化路域基础设施设计体系。研发重载公路车路协同应用风险评估与预警防控技术。开展智能网联重载公路车路协同技术集成研究。建立5G+北斗高精度定位解算平台。

通过3—5年时间,建成车路协同数据标注支撑体系。形成道路基础设施和通信技术的综合解决方案。出台智能网联重载货运车路协同领域标准规范、政策制度等系列成果。实现开放环境下头车人工驾驶、后车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的编队运行测试。建成智能网联重载货车编队开放测试验证基地。完成L4级以上智能网联重载货车研发,重载货车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

吉林

交通运行状态监测及分析。开展旅游大通道路网交通流运行状态监测,通过车路协同路侧设施及车载终端,向驾乘人员提供道路危险状况、拥堵、限速、汇流、匝道分合流等预警信息,提高运行效率。

广东

车联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建成基础设施监测体系、路网运行感知体系、通信资源保障体系、预报预警体系、应急保障体系、出行服务体系以及安全防护体系。安全管理智慧化水平有效提升,数字化安全监管和风险预警处置信息管理平台全面推广,形成基于数据治理的道路运输行业业务规则与实施细则等政策成果。

推动建设南沙自动驾驶测试基地、庆盛片区自动驾驶测试区等,建立高速公路网一体化智慧运营管理模式及控制平台,推动南沙城市道路网与高速公路网融合发展。研发以ETC技术为核心的车路协同系统,推动ETC和5G高效融合。

四川

开展车路协同测试,开展特殊场景车路协同应用。依托都汶高速龙池试验场地,积极推进车路协同试验,开展智能道路分级、车路协同标准体系验证、预研工作。升级改造成都绕城高速、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和成宜高速局部路段道路设施设备,探索开展车路协同应用。

通过1—2年时间,面向车路协同的试验场地和试验路段基本建成,车路协同测试取得丰富数据。通过3—5年时间,车路协同测试取得显著成效,特殊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建成面向车路协同的“行业监管+生态共享”智慧高速云控平台,在交通运输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运维方面取得典型经验,并形成标准规范、建设指南等政策成果。

厦门

通过1—2年时间,完成集美区部分公交车站间智能网络建设和快速公交路段路口C-V2X车网通信、车车通信设备部署,实现部分路段BRT车辆自动驾驶功能测试与应用,在快速公交(BRT)—车路协同应用方面取得典型经验,并形成工作指南、技术标准等政策成果。

通过3—5年时间,快速公交(BRT)—车路协同技术基本实现推广,在城市、物流等场景车路协同应用方面取得典型经验,并形成工作指南、技术标准等政策成果。基本建成“5G+智慧交通”联合实验室,车路协同相关产业发展取得初步成效,在车路协同城市场景应用方面取得典型经验。

安徽

支持车联网和车路协同技术创新,推动无人驾驶在枢纽场景应用。

营运车辆智能化监管与交通综合行政执法

天津

打造货车运输服务平台。打造以货运出行服务为核心,集路径导航、通行管控、运政检查、交通事故、道路拥堵、信用信息、车辆维护、道路救援、运输交易、车务保险等多种业务于一体的的服务平台,提高运输便利化水平。提升现有互联网货运平台服务能级,完善车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大力提升在线保险业务覆盖面,强化运输业客户金融服务。

打造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管体系。打造“智能云平台”,开展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全链条安全管理,强化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推动平台数据对接,推进区域危险品运输联合监管。

通过3—5年时间,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管体系基本建成,管控政策体系基本完善,危险品仓储和生产地信息、进出厂信息、道路监控信息,“两客一危”车辆数据信息有效整合,实现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全链条高效管理,在系统软件对接、平台运行管理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并形成相关制度规范,在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方面取得典型经验并出台相关行业标准。

宁波

1.加强非现场执法顶层设计。开展危险货物道路运输非现场监管和执法制度设计、流程再造、证据认证。加强非现场执法业务、装备、信息、制度等建设。积极推进证据链优化、监测检测、卫星定位等数据证据法定化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执法新模式智能化、数字化。

2.加强数字化监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主要危化品装卸企业装卸区、易违停区域、进出口拥堵区域安装车辆抓拍摄像机等硬件设备安装。加强道路卡口监控设备建设。创新既有登记点资质核查方式,依托人脸识别、车牌识别、车辆识别等手段,提升登记点人、车、证核验服务自助化、自动化水平。

3.推动跨部门数据资源共享。加强综合交通非现场执法数据资源互通共享和融合应用。推动高速公路卡口数据、公安交警道口车辆识别监控数据对接,促进车辆动态监测数据有效印证和证据互补。构建多部门、多层级平台协同监管模式,推动综合交通非现场执法各级平台有效衔接。强化大数据分析和研判能力,建立多平台融合非现场执法指挥中心。

4.推进监管与执法流程再造。探索危险货物运输监管执法流程优化,重构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立案、调查取证、处罚决定、公告催告、文书送达等流程。

通过1—2年时间,完成危险货物道路运输非现场执法顶层设计,镇海区基本建成危险货物道路运输智能化监管信息系统,实现危险化学品生产、装卸点的全面覆盖。建成镇海区跨部门数据交换机制,建成非现场执法大数据中心,实现违法频发路段、违法频繁车辆等信息分析和预警,镇海区非现场执法比例、结案率大幅提升,违章率显著下降,执法效率有效提升。在镇海区重点领域非现场监管执法等方面取得典型经验,形成意见指南等政策成果,并力争在全市推广。

智慧出行

天津

通过1—2年时间,在部分路段、交叉口等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初步建成智能交通物理环境,实现交通设施互联互通和群网群控。完成车联网应用管理云平台研发,基本实现与交通管理、出行服务、高精度定位服务、高精度地图服务、车联网运维等平台互通和数据共享,交通场景赋能效果显著,交通环境更趋高效、便捷。在部分场景率先完成无人递送、无人巴士、共享出行等交通生产生活场景应用。

安徽

优化枢纽智慧服务。加快发展数字交通,建设合肥综合交通数据中心,创新推广综合客运一体衔接的全程电子化服务模式。推动旅客联程运输服务设施建设,发展手机智能联程导航、自助行李直挂、安检互认等智慧出行服务。推进货运枢纽智能化升级,构建跨方式、跨区域的全程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完善农村物流体系,引导农村智慧物流网络建设。

以智慧站场建设为重点,打造公交、出租车、轨道交通、共享单车为一体的出行服务体系。整合优化线上线下公共交通出行信息资源,推动交通“一卡通”、移动支付在城市公共交通领域应用。

福建

打造高品质出行服务体系。建立网约车协同管理机制,探索设立网约车合规化目标,建立网约车合规化推进情况通报制度,强化网约车平台公司、车辆及驾驶员监管体系建设,完善驾驶员资质联合审查机制。构建城市出行“微循环”网络,开通地铁接驳“微循环”公交专线,推行高峰快速直达专线、学生专线、旅游公交、节假日公交等服务,推广“互联网+”共享出行,发展定制公交等服务模式,创新开通社区巴士。鼓励发展公共自行车等慢行交通系统,开展城市交通地铁和公交系统协同联动技术研究,完善地面公交与地下轨道交通互动协同机制,构建“一体化”城市出行网络。

上海

创新交通出行模式。打造上海交通出行服务系统,加强信息查询、出行规划、支付预约等一体化功能。整合优化集成多方式交通出行APP,提升交通出行的确定性和可靠度。推进房车行业发展。

广东

加强城市智慧交通服务,优化交通运输组织智能分析,创新城市交通服务保障模式,推进出行信息个性化精准触达,优化出行路径分配。以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为重点,整合出行服务资源,搭建智能化一体化运营平台,推动道路出行服务全链条提质升级。

山西

推动“大数据+旅游交通”融合发展。推进信息跨部门共享,推进旅行社、导游、景区景点、汽车租赁、班线等旅游交通信息一体化,开展旅游交通综合运行分析,建设交通旅游市场协同监管系统。搭建旅游交通大数据平台,推动旅游客运班线、景区公交、偏远景区客运服务等资源优化配置。开展车票、门票等一体化预订、结算服务。提供重点时段、重点景区客流预测和信息服务。加强旅游交通协同调度,构建应急处置体系,提升旅游交通应急保障能力。

提升城市交通智慧化水平。推广电子站牌、手机APP等信息化设施产品,建设基于大数据和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的城市出行服务体系。建立完善集指挥调度、信号控制、交通监控、交通执法、车辆管理、信息发布于一体的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加大数据挖掘分析力度,提升城市交通智能管理水平。建设涵盖枢纽、停车、充电设施、进出城市交通量等信息的多元化、全方位引导系统,加强交通出行信息有效引导。

云南

提升交通出行服务能力。打造“游云南”交通出行版块,推动交通出行数据资源与“游云南”平台对接,全面提供区块链+电子客票、高速公路服务区、停车场、公共交通等综合交通信息服务。推动交通出行服务信息整合,强化企业间信息互通,加强各类交通枢纽信息服务和系统数据共享协同。推进出行服务综合体验提升工程,探索基于北斗技术的无站自由流收费,加强与移动支付机构合作,推动支持多种支付方式的公共交通便捷全覆盖,加快推动交通“一卡通”全覆盖。

厦门

完善网约车标准体系与政策体系,健全网约车信用管理,推动网约车平台线下管理公司人员和驾驶员全部纳入信用管理。推动汽车分时租赁行业规范化发展。大力发展道路客运定制服务,提升道路客运服务品质。探索推动互联网+公交发展。创新网络货运模式,建立风险管控制度,加强经营者考核,建立投诉反馈机制,强化信用评级,推动分级管控和差异化管理。

建设城市公交综合大数据系统,推动公交智能化运行分级决策支持,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整体效率。加快推进掌脉识别等快捷通行技术及设备在轨道交通应用,探索推广无接触式通行,全面提高地铁闸机通行效率,提升城市轨道智能化便利化水平。


来源:ITS114智能交通网

点击获取更多服务 在线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第二批交通强国试点省市工作方案中智慧交通任务的盘点

发布时间:2020-12-24       分享到:

11月底以来,交通运输部陆续公开第二批交通强国试点单位的“试点方案”,第二批14个省市的“试点方案”全部公开,包括天津、山西、内蒙古、吉林、上海、安徽、福建、江西、广东、四川、云南、陕西、宁波、厦门。

试点工作任务中,智慧出行、TOCC、旅游交通大数据平台、智慧高速/车路协同出现频率较高,而四好农村路出现频次明显降低,其他比较有特色的任务包括区域交通一体化、枢纽辐射能力、隧道交通安全防控、多式联运、信用监管、基础设施智能化、综合交通非现场执法等。

TOCC与交通数据中心

上海

加大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在交通基础设施和装备中的应用力度,推动智慧道路、智慧港口、智慧机场等建设。开发新一代智能交通综合管理平台,探索城市综合交通协同管控技术。

天津

建立交通运输信息资源交换共享与开放应用平台。打造天津交通运输行业统一数据资源平台、交通运输行业数据共享枢纽、数据资源应用中心、综合交通数据分析服务系统。通过1—2年时间,建成交通运输信息资源交换共享与开放应用平台,信息系统清理整合、信息资源共享交换、数据质量管控水平大幅提升。建成综合交通数据分析服务系统和货车运输服务平台,内部管理和外部协作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基本满足企业或司机“只用一个程序”和“最多跑一次”。

安徽

完善优化省级交通运输数据中心,整合基础设施、运输装备等数据资源,构建新型智慧交通大数据云平台。三~五年内,在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交通运输信息资源交换共享等方面形成实施方案、标准指南等政策成果。并完成全领域感知、跨行业关联、大数据研判、立体式共享的智慧交通“数据大脑”建设。

江西

推动赣州交通综合信息监测与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加强应急公共事件管理和处置、交通工程安全监管应用。探索建设交通运输综合环境监测网,推动市域重点场站、路段河道沿线视频监控全面覆盖,实现路域气象环境等综合状态环境信息全面感知。

云南

打造铁、公、水、航、邮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运行协调和应急指挥体系,提升运行监测、协调指挥和应急调度能力。推进交通信息化平台建设。夯实数据采集基础,整合现有信息化数据,建设昆明市交通数据中心、行业监管业务平台、重要对象实时监测预警平台、决策分析支持平台与主指挥中心场所。加强交通数据资源整合。加大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提升行业信息化水平。推进与市级数据交互平台、省级数据中心接口对接,推动跨部门数据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深化交通数据创新应用。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加强面向行业监管、监测预警、指挥调度、决策分析、信息服务的数据应用。建设行业监管辅助系统,提升业务处理数字化水平。

通过1—2年时间,昆明市综合交通运行智能化水平有效提高。通过3—5年时间,在综合交通大数据共享管理、综合交通运输监测指标体系、公众出行信息发布等方面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并形成相关研究成果。基本建成昆明市“人、车、路”协调运行综合交通智能化体系,城市交通系统整体运行效率不断提高,民众出行服务满意度普遍增强。

广东

在城市交通智能化定位识别、分析研判、辅助决策等方面实现突破,有效支持交通疏运组织监测、管理、调度、指挥一体化等综合决策,建成道路交通安全信息即时交互与诱导管控系统平台、桥梁防撞预警视频监控系统。

车路协同、智能驾驶

天津

打造面向群体智能的交通物理环境、智慧交通生产生活应用场景、智能网联群体管控大脑。

1—2年内,在部分路段、交叉口等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初步建成智能交通物理环境,实现交通设施互联互通和群网群控。完成车联网应用管理云平台研发,基本实现与交通管理、出行服务、高精度定位服务、高精度地图服务、车联网运维等平台互通和数据共享,交通场景赋能效果显著,交通环境更趋高效、便捷。在部分场景率先完成无人递送、无人巴士、共享出行等交通生产生活场景应用。

通过3—5年时间,在部分场景基本建成“人-车-路-云”高度协同体系,完成交通智能网联群体管控大脑构建,在智慧网联场景应用、运营管理、商业模式方面积累丰富数据,取得典型经验,并形成指南、标准等政策成果。

山西

建设车路协同测试路段。推动五台至盂县智能网联货车高速公路测试区域、阳泉市城市道路测试区域建设。在测试区域建设5G通信网、多源数据融合的边云协同平台、智能运控系统、多元感知物联网、基础设施数字孪生系统等。构建车路协同数据标注支撑体系。依托阳泉云计算中心二期工程,构建车路协同数据标注支撑体系。开展智能网联货车复杂环境感知、新型电子电气架构、车辆平台线控等技术研发。构建智能网联货车决策控制平台,设计适合重载货运道路状况的L4级以上智能网联汽车计算基础平台架构,搭建智能网联货车场景数据库。建立配套基础设施和通信技术体系。研发重载公路路域信息智能感知、融合以及车路交互技术。建立面向自动驾驶重卡的智能化路域基础设施设计体系。研发重载公路车路协同应用风险评估与预警防控技术。开展智能网联重载公路车路协同技术集成研究。建立5G+北斗高精度定位解算平台。

通过3—5年时间,建成车路协同数据标注支撑体系。形成道路基础设施和通信技术的综合解决方案。出台智能网联重载货运车路协同领域标准规范、政策制度等系列成果。实现开放环境下头车人工驾驶、后车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的编队运行测试。建成智能网联重载货车编队开放测试验证基地。完成L4级以上智能网联重载货车研发,重载货车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

吉林

交通运行状态监测及分析。开展旅游大通道路网交通流运行状态监测,通过车路协同路侧设施及车载终端,向驾乘人员提供道路危险状况、拥堵、限速、汇流、匝道分合流等预警信息,提高运行效率。

广东

车联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建成基础设施监测体系、路网运行感知体系、通信资源保障体系、预报预警体系、应急保障体系、出行服务体系以及安全防护体系。安全管理智慧化水平有效提升,数字化安全监管和风险预警处置信息管理平台全面推广,形成基于数据治理的道路运输行业业务规则与实施细则等政策成果。

推动建设南沙自动驾驶测试基地、庆盛片区自动驾驶测试区等,建立高速公路网一体化智慧运营管理模式及控制平台,推动南沙城市道路网与高速公路网融合发展。研发以ETC技术为核心的车路协同系统,推动ETC和5G高效融合。

四川

开展车路协同测试,开展特殊场景车路协同应用。依托都汶高速龙池试验场地,积极推进车路协同试验,开展智能道路分级、车路协同标准体系验证、预研工作。升级改造成都绕城高速、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和成宜高速局部路段道路设施设备,探索开展车路协同应用。

通过1—2年时间,面向车路协同的试验场地和试验路段基本建成,车路协同测试取得丰富数据。通过3—5年时间,车路协同测试取得显著成效,特殊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建成面向车路协同的“行业监管+生态共享”智慧高速云控平台,在交通运输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运维方面取得典型经验,并形成标准规范、建设指南等政策成果。

厦门

通过1—2年时间,完成集美区部分公交车站间智能网络建设和快速公交路段路口C-V2X车网通信、车车通信设备部署,实现部分路段BRT车辆自动驾驶功能测试与应用,在快速公交(BRT)—车路协同应用方面取得典型经验,并形成工作指南、技术标准等政策成果。

通过3—5年时间,快速公交(BRT)—车路协同技术基本实现推广,在城市、物流等场景车路协同应用方面取得典型经验,并形成工作指南、技术标准等政策成果。基本建成“5G+智慧交通”联合实验室,车路协同相关产业发展取得初步成效,在车路协同城市场景应用方面取得典型经验。

安徽

支持车联网和车路协同技术创新,推动无人驾驶在枢纽场景应用。

营运车辆智能化监管与交通综合行政执法

天津

打造货车运输服务平台。打造以货运出行服务为核心,集路径导航、通行管控、运政检查、交通事故、道路拥堵、信用信息、车辆维护、道路救援、运输交易、车务保险等多种业务于一体的的服务平台,提高运输便利化水平。提升现有互联网货运平台服务能级,完善车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大力提升在线保险业务覆盖面,强化运输业客户金融服务。

打造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管体系。打造“智能云平台”,开展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全链条安全管理,强化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推动平台数据对接,推进区域危险品运输联合监管。

通过3—5年时间,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管体系基本建成,管控政策体系基本完善,危险品仓储和生产地信息、进出厂信息、道路监控信息,“两客一危”车辆数据信息有效整合,实现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全链条高效管理,在系统软件对接、平台运行管理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并形成相关制度规范,在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方面取得典型经验并出台相关行业标准。

宁波

1.加强非现场执法顶层设计。开展危险货物道路运输非现场监管和执法制度设计、流程再造、证据认证。加强非现场执法业务、装备、信息、制度等建设。积极推进证据链优化、监测检测、卫星定位等数据证据法定化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执法新模式智能化、数字化。

2.加强数字化监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主要危化品装卸企业装卸区、易违停区域、进出口拥堵区域安装车辆抓拍摄像机等硬件设备安装。加强道路卡口监控设备建设。创新既有登记点资质核查方式,依托人脸识别、车牌识别、车辆识别等手段,提升登记点人、车、证核验服务自助化、自动化水平。

3.推动跨部门数据资源共享。加强综合交通非现场执法数据资源互通共享和融合应用。推动高速公路卡口数据、公安交警道口车辆识别监控数据对接,促进车辆动态监测数据有效印证和证据互补。构建多部门、多层级平台协同监管模式,推动综合交通非现场执法各级平台有效衔接。强化大数据分析和研判能力,建立多平台融合非现场执法指挥中心。

4.推进监管与执法流程再造。探索危险货物运输监管执法流程优化,重构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立案、调查取证、处罚决定、公告催告、文书送达等流程。

通过1—2年时间,完成危险货物道路运输非现场执法顶层设计,镇海区基本建成危险货物道路运输智能化监管信息系统,实现危险化学品生产、装卸点的全面覆盖。建成镇海区跨部门数据交换机制,建成非现场执法大数据中心,实现违法频发路段、违法频繁车辆等信息分析和预警,镇海区非现场执法比例、结案率大幅提升,违章率显著下降,执法效率有效提升。在镇海区重点领域非现场监管执法等方面取得典型经验,形成意见指南等政策成果,并力争在全市推广。

智慧出行

天津

通过1—2年时间,在部分路段、交叉口等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初步建成智能交通物理环境,实现交通设施互联互通和群网群控。完成车联网应用管理云平台研发,基本实现与交通管理、出行服务、高精度定位服务、高精度地图服务、车联网运维等平台互通和数据共享,交通场景赋能效果显著,交通环境更趋高效、便捷。在部分场景率先完成无人递送、无人巴士、共享出行等交通生产生活场景应用。

安徽

优化枢纽智慧服务。加快发展数字交通,建设合肥综合交通数据中心,创新推广综合客运一体衔接的全程电子化服务模式。推动旅客联程运输服务设施建设,发展手机智能联程导航、自助行李直挂、安检互认等智慧出行服务。推进货运枢纽智能化升级,构建跨方式、跨区域的全程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完善农村物流体系,引导农村智慧物流网络建设。

以智慧站场建设为重点,打造公交、出租车、轨道交通、共享单车为一体的出行服务体系。整合优化线上线下公共交通出行信息资源,推动交通“一卡通”、移动支付在城市公共交通领域应用。

福建

打造高品质出行服务体系。建立网约车协同管理机制,探索设立网约车合规化目标,建立网约车合规化推进情况通报制度,强化网约车平台公司、车辆及驾驶员监管体系建设,完善驾驶员资质联合审查机制。构建城市出行“微循环”网络,开通地铁接驳“微循环”公交专线,推行高峰快速直达专线、学生专线、旅游公交、节假日公交等服务,推广“互联网+”共享出行,发展定制公交等服务模式,创新开通社区巴士。鼓励发展公共自行车等慢行交通系统,开展城市交通地铁和公交系统协同联动技术研究,完善地面公交与地下轨道交通互动协同机制,构建“一体化”城市出行网络。

上海

创新交通出行模式。打造上海交通出行服务系统,加强信息查询、出行规划、支付预约等一体化功能。整合优化集成多方式交通出行APP,提升交通出行的确定性和可靠度。推进房车行业发展。

广东

加强城市智慧交通服务,优化交通运输组织智能分析,创新城市交通服务保障模式,推进出行信息个性化精准触达,优化出行路径分配。以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为重点,整合出行服务资源,搭建智能化一体化运营平台,推动道路出行服务全链条提质升级。

山西

推动“大数据+旅游交通”融合发展。推进信息跨部门共享,推进旅行社、导游、景区景点、汽车租赁、班线等旅游交通信息一体化,开展旅游交通综合运行分析,建设交通旅游市场协同监管系统。搭建旅游交通大数据平台,推动旅游客运班线、景区公交、偏远景区客运服务等资源优化配置。开展车票、门票等一体化预订、结算服务。提供重点时段、重点景区客流预测和信息服务。加强旅游交通协同调度,构建应急处置体系,提升旅游交通应急保障能力。

提升城市交通智慧化水平。推广电子站牌、手机APP等信息化设施产品,建设基于大数据和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的城市出行服务体系。建立完善集指挥调度、信号控制、交通监控、交通执法、车辆管理、信息发布于一体的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加大数据挖掘分析力度,提升城市交通智能管理水平。建设涵盖枢纽、停车、充电设施、进出城市交通量等信息的多元化、全方位引导系统,加强交通出行信息有效引导。

云南

提升交通出行服务能力。打造“游云南”交通出行版块,推动交通出行数据资源与“游云南”平台对接,全面提供区块链+电子客票、高速公路服务区、停车场、公共交通等综合交通信息服务。推动交通出行服务信息整合,强化企业间信息互通,加强各类交通枢纽信息服务和系统数据共享协同。推进出行服务综合体验提升工程,探索基于北斗技术的无站自由流收费,加强与移动支付机构合作,推动支持多种支付方式的公共交通便捷全覆盖,加快推动交通“一卡通”全覆盖。

厦门

完善网约车标准体系与政策体系,健全网约车信用管理,推动网约车平台线下管理公司人员和驾驶员全部纳入信用管理。推动汽车分时租赁行业规范化发展。大力发展道路客运定制服务,提升道路客运服务品质。探索推动互联网+公交发展。创新网络货运模式,建立风险管控制度,加强经营者考核,建立投诉反馈机制,强化信用评级,推动分级管控和差异化管理。

建设城市公交综合大数据系统,推动公交智能化运行分级决策支持,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整体效率。加快推进掌脉识别等快捷通行技术及设备在轨道交通应用,探索推广无接触式通行,全面提高地铁闸机通行效率,提升城市轨道智能化便利化水平。


来源:ITS114智能交通网

QQ咨询 电话联系 在线地图